分卷阅读26

,张昭平时几乎连社团活动都不怎么参加,居然会主动来参加这次支教,原来是因为这个。
  林惊帆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他们县虽然被划为贫困县,但是他自小到大倒是的确没有体会过像张昭那样连书都没得看的苦日子。
  小时候镇上的租书店租一本书一天一毛,魏洋就曾经租过一本叫《坏蛋是怎样炼成的》,不眠不休看了足足一个星期。看完后总觉得自己能当黑-社-会大佬,差点跑去学人纹身,林惊帆自己却是天性不太爱看书。
  然而张昭的行为,却让林惊帆认识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他。
  刘东理解地点头:“所以你当年在支教中受益,现在也想反哺回去。”
  张昭:“也没那么高尚了,就是觉得小说挺好看的,也想让山区的孩子们体会体会这种快乐。”
  众人:“......”
  “不对啊,昭哥,你看的第一本小说是啥?”董一默问。
  张昭:“《最小说》”
  众人:“......”
  “这也太坑爹了吧!”董一默惨叫道,“你带的不会也是......”
  “当然不是了,那时候年纪小,现在怎么敢。”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开始聊各自的家庭。
  林惊帆这才发现,除了向甜和董一默家境很好之外,其他四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家庭。
  刘东也是从农村考进C大,王嫣的爸妈则在C市临市的电厂里工作。
  然而大家君子之交,坦坦荡荡,丝毫不介意彼此出身,并且三观一致。这让林惊帆觉得,这次支教遇到的朋友,或许会是一生的朋友。
  向甜和江涛腻歪完了,也凑过来,坐在王嫣旁边。六个人挤在四个人的座位上,换玩干瞪眼。
  年轻人的精力似乎是无穷的,对面的大妈睡了又醒醒了又睡,每次睁开眼,仍能看到一群少年闹哄哄围在一起。
  或许正值青春的人实在太过美好,即使吵闹了些,却也没人愿意阻挡那份勃勃生气。
  六人玩完干瞪眼又玩接竹竿,玩到太阳从火车右边转到火车左边,剩一个小时到兰州站的时候,刘东终于喊停了。
  “还一个小时了,抓紧时间休息会儿,等会去宾馆那,得拉着箱子走挺久的。”
  几人于是稀稀拉拉地坐回去,王嫣拉着向甜坐到林惊帆刚刚坐的位置。
  林惊帆坐在刘东旁边,几人靠着后座闭目养神。
  手机忽然“叮咚”一声,弹出一条消息。
  「吉吉爱吃鱼」:你在火车上?
  「一叶扁舟」:嗯,你怎么知道我还没到?
  对面沉默片刻,手机突然叮叮咚咚响了十几下,「吉吉」一口气发了十几张照片过来。
  林惊帆点开一张图片来看,发现那是blued上显示两人距离的一张截图。
  「吉吉爱吃鱼」:因为你离我越来越远了。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这段是我第三次被应吉吉撩到~
  今天依然爱你们~


第14章 支教
  兰州的气候比C市还要干燥,几人在青年旅馆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六点钟爬起来与本地志愿者汇合,乘坐提前订好的大巴车前往目的地。
  本地志愿者也是五人,三女两男,再加一个领队的师姐,男女比例刚好一对一。
  林惊帆的视线好奇地在董一默和本地学校的一个男生身上转来转去。
  “哎,昭哥,你觉不觉得一默和这个同学长得好像。”
  林惊帆转头看向张昭,董一默恰好听到他这句,眉毛扬了扬道:“他叫董一言,我俩双胞胎。”
  “我靠”,刘东道,“这都能给你们撞一起,你俩谁哥哥谁弟弟?”
  董一言道:“我哥哥,他弟弟。”
  十二个人嘻嘻哈哈地介绍了一轮,都是一群年轻人,很快打成一片。
  四小时后,大巴离开国道,在盘山公路上绕了十几圈,最终停在一所小学门口。
  男生们自觉去卸行李箱,林惊帆他们昨天本来打算临时给孩子们买点纪念品啥的,结果找宾馆就找了将近一个钟头。
  到宾馆后一群人当即累的死狗一样躺在床上,连晚饭都不吃了。
  张昭一拍胸脯道:“没事儿,我带的书多,到时候就说咱一起送的。”
  于是几人把张昭的行李分摊在几人箱子里分散重量,总算重的不那么夸张了。
  学校的负责人前来接待,表达了对他们的感谢,带着他们前往宿舍。
  学校很大很新,绿化也很好,经过教学区的时候,有几个班正在用多功能投影仪看电影。
  林惊帆心道这哪里贫困了?这一点也不贫困好吗?比我们村的小学都要高大上多了好吗?
  负责人似乎料到他在想什么,边走边介绍:“这几年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很多,硬件设备啥的都一直在更新的。”
  众人点了点头,负责人又叹了口气,道:“咱们这边现在唯一缺的反倒是师资,所以学校很感谢大家能来。”
  刘东和另外一个领队忙道:“应该的。”
  宿舍到了,负责人交给领队两把钥匙,道:“八人宿舍,都在三楼。刚好男生一间,女生一间。条件肯定比不上你们城里的学校了,希望大家不嫌弃。”
  众人忙道“不嫌弃”。
  负责人爽朗一笑道:“行,那我就不送大家上去了,上午马上要放学了,我得给孩子们打饭去了。”
  说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